3月3日,由鞍钢集团成功研制并将实船应用的690兆帕级低温高强钢全球首发。钢之家网站创始人、董事长吴文章应邀参加全球首发仪式暨造船用钢客户恳谈会,并作《对2023年国内钢铁市场的基本看法》主题发言。
放眼全球,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减碳的各种路径以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对二氧化碳的捕捉、利用与封存,成为全球探索未来减碳路径的重中之重,已经引起全球各大能源巨头的关注,而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是这一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此前,低温钢应用于液化二氧化碳储罐国内外尚无实践范例。鞍钢仅用一年的时间创新地完成了二氧化碳运输船液货舱用690兆帕级低温钢P690QL2的研发、船级社认证、应用性能评价及批量供货等产学研检用全链条技术工作,并获得了全球首张二氧化碳船用P690QL2船级社认可证书及2条国际首制二氧化碳运输船液货舱用钢全部订单,产品实现了全球首发。
本次研发的P690QL2超高强低温钢技术要求极其严苛,不仅要具有超高强度、超低温韧性的性能,更要满足国际上首次提出的零下35度(CTOD)抗开裂性能指标。鞍钢拥有国内唯一的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研发过程中,鞍钢积极响应客户和市场需求,发挥技术优势开展攻关,解决了超高强度、超低温韧性钢的碳当量、屈强比、抗开裂性等6项技术难题,填补了液化二氧化碳存储材料领域国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
国际标准化组织传播与海洋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表示,本次全球首发,既是鞍钢集团与大船集团强强联合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先行表率,又是船舶工业和钢铁工业上下游紧密合作创新突破的又一典范,更是工业界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中国贡献。
据了解,全球首艘7500立方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将应用于欧洲二氧化碳捕捉及封存计划,收集欧洲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至挪威西海岸地区二氧化碳接收端码头加以处理后注入海底地下2600米永久封存,从而减少欧洲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此推进欧洲整体碳中和终极目标。
作为国内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领军者、中厚板第一品牌,鞍钢是我国最早的造船海工用钢研发生产基地,是国内取得船级认证最早、认证品种最多、国内高强/超高强海工钢产量最大、产品最齐全的钢铁企业,生产的造船海工产品创造了多项全国乃至全球第一的业绩,国内首创止裂钢、大线能量用钢、油轮耐蚀钢等产品,累计供货高强度造船海工用钢2400余万吨,位居国内第一,是国内唯一具备F级超高强造船海工用钢供货资质的单位。
鞍山钢铁/鞍钢股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鹏发言
钢之家网站创始人、董事长吴文章作《对2023年国内钢铁市场的基本看法》主题发言
二氧化碳运输船液货舱用690兆帕级低温钢全球首发仪式暨造船用钢客户恳谈会现场
参会嘉宾合影